关闭菜单
首页 题材作文 心情作文

品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记叙文1000字

点赞:0 | 浏览:251 | 发布于:2024-09-17

品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记叙文1000字

在时光的长河中,唐朝诗坛群星璀璨,岑参以其边塞诗的雄奇壮丽而名垂千古。其中,《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悲壮的情怀,成为传唱千古的经典之作。

公元751年,封常清奉命出征西域,扫荡叛乱。时任右卫率府曹参军的岑参,奉命送别封大夫,于是写下了这首近千言的长篇乐府诗。

诗歌伊始,便呈现出一幅壮阔宏伟的边塞图景:

"塞外风光异,连天衰草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诗人以一连串的意象,勾勒出塞外的苍凉与荒凉。无垠的草原因时间而枯黄,波澜壮阔的瀚海化为百丈冰川,愁云压顶,弥漫天地,营造出一种悲壮苍凉的基调。

随着封大夫一行人的进发,诗歌的笔锋也随之转入对边塞将士的赞颂:

"虏骑千重只似云,从戎古来名将如云。
天子何惜白玉鞭,万里金戈佩锦衣。"

在诗人的笔下,边塞将士化作旌旗猎猎的云层,骁勇善战,英名远扬。天子为他们送行,将白玉鞭和锦衣金戈作为犒赏,寄托着对征战胜利的殷切希望。

然而,边塞征战,凶险难测。诗人在描述了将士们的豪情万丈之后,笔锋一转,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羽檄从来速惊人,边庭日暮血沾衣。
月夜将军歌吹发,西风战士客魂悲。"

诗人以一系列的意象,描绘了边塞战场的残酷景象。急迫的军令如疾风骤雨般传来,将士们身染鲜血,战死他乡。月色下,将军的歌声激昂悲壮,西风中,战士们的魂魄哀伤徘徊,流露出战争的惨烈与士兵的悲壮牺牲。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情感:

"万里悲长路,关山行未息。
闻君为国赴战场,且自伤残年老鬓催。"

诗人一方面为封大夫出征而感到悲壮,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年华老去而惋惜。他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却因年老体弱而无法随军征战,只能目送封大夫一行远行,心中感慨万千。

诗歌的最后,岑参以一种悲壮激昂的语气,送别封大夫:

"昔别山南水北头,今朝远送西州路。
将军行时且莫愁,待到春归报捷回。"

诗人回顾了往日的离别,展望了未来的相见,寄托了对封大夫一行凯旋归来的祝愿。尽管前路艰险,但诗人在悲壮中透露着希望,激励着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国家。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悲壮的情怀,成为唐诗中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歌颂了边塞将士的忠勇无畏,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悲悯,更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的遗憾。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报效祖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0) (9)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