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三作文

与致广大尽精微相关的作文900字

点赞:0 | 浏览:191 | 发布于:2024-12-02

与致广大尽精微相关的作文900字

致广大尽精微

出自宋代著名思想家张载的《西铭》,意为:“将广大之理与精微之处相结合”,强调了事物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既要关注宏伟的目标,也要重视细小的细节。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宏伟的志向与精细的行动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胸怀远大理想,志存高远。然而,仅有远大的志向是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精细操作。只有将宏伟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并认真对待每个细节,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理想。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认为,志向远大之人,不应拘泥于物质享受,而应以追求大道为己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外在的细节。如果连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又谈何追求更高的境界呢?

因此,致广大与尽精微是相辅相成的。宏伟的志向为精细的行动提供动力,而精细的行动又为宏伟的志向铺平道路。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整体的把握与局部的钻研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既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也要深入到局部进行细致的分析。只有全面地了解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北伐曹魏前,曾率军进入祁山,与司马懿对峙。当时,魏军势大,而蜀军兵力不足。诸葛亮便采取了“屯田养战”的策略,一边屯田积粮,一边伺机出击。这一策略充分考虑到了蜀军的实际情况,既保障了军队的供给,又为北伐创造了条件。

诸葛亮在制定北伐战略时,既从整体上考虑到了魏蜀两国的实力对比,又深入到局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制定了符合蜀军自身特点的战略战术。他的成功诠释了致广大与尽精微相结合的重要性。

深邃的思想与细密的关怀

致广大与尽精微不仅体现在做事上,也体现在为人处世上。胸怀大志之人,往往有宽广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但同时也要注重对身边人的关怀和体贴。

唐代诗人杜甫忧国忧民,胸怀壮志,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不朽诗句。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对身边的人关怀备至。他曾写诗悼念一位名叫韦曲的贫困老人,诗中写道:“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昔日芙蓉花下死,他生愿作琵琶弦。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寥寥数语,既写出了韦曲的坎坷一生,也表达了杜甫对他的深切同情。

杜甫的例子告诉我们,致广大与尽精微并不矛盾。真正的胸怀大志之人,往往能做到既有远大的抱负,又有细致的关怀,将自己的理想与身边人的幸福紧密相连。

结语

“致广大尽精微”这一思想为我们指明了追求卓越的道路。只有将宏伟的志向与精细的行动相结合,整体的把握与局部的钻研相结合,深邃的思想与细密的关怀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胸怀大志,从细微之处着手,方能成就伟大。

(10) (9)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