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药神》观后感600字
点赞:0 | 浏览:192 | 发布于:2024-12-18电影《我不是药神》观后感:人性之光与社会的无奈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将镜头对准了癌症患者获取救命药的艰辛,揭露了医疗体系的弊端和人性的复杂。
电影以程勇这个普通中年男子的视角展开。为了挣钱,他开始走私一种名为格列宁的抗癌药。格列宁虽然价格低廉,却能有效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随着药物的热销,程勇逐渐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在赚钱,更是承担起了一份沉重的责任。
影片刻画了众多饱受癌症折磨的患者,他们渴望生存的强烈意愿令人动容。陆勇的妻子患有肺癌晚期,为了维持妻子的生命,他倾家荡产。刘牧师身患白血病,他的女儿为了给他筹钱,被迫卖血。这些患者的遭遇引发了人们对医疗公平的思考:为什么救命药如此昂贵?为什么贫穷的人在疾病面前如此无助?
《我不是药神》中的人物形象复杂而立体。程勇一开始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物,但在走私格列宁的过程中,他逐渐被患者的苦难所打动,产生了良知。黄毛是程勇的得力助手,他表面上凶神恶煞,但内心却善良仗义。张长林是格列宁的研发者,他为了研发新药倾尽所有,但却被制药公司无情抛弃。这些人物形象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无奈。
电影中对医疗体系的批判也发人深省。格列宁的专利被外国制药公司垄断,国内药企无法生产仿制药,导致药价居高不下。患者倾家荡产购买救命药,而制药公司却从中牟取暴利。这种不合理的药价体系让许多人失去了生存的希望。
《我不是药神》不仅是一部感人的电影,更是一部揭露现实问题的佳作。它让我们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反思医疗体系的缺陷,呼吁人们对人性和生命的尊重。当我们看到程勇为了患者的利益与体制对抗时,我们看到了人的力量。当我们看到患者在获得救命药后重燃生的希望时,我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值得我们深思和铭记的电影。它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人性的善恶,以及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章
- 08/04《奇迹博物馆》阅读心得
- 07/25什么是通俗易懂的小学说明文
- 07/25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活动:我会自己上厕所
- 07/25逐梦的脚步
- 07/24做有胸怀的人
- 07/18温馨家庭电影的感悟
- 07/18难忘的崂山仰口之旅
- 07/18《五朵金花》观影心得
- 07/18安娜公主的奇幻冒险
- 07/18我家两只猫咪的趣事
小编推荐
- 10/12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观后感100字-300字
- 10/12《中国机长》观后感400字作文
- 10/12《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之我们的女排
- 10/12观看阅兵式的作文 庆祖国70华诞观后感
- 10/1270周年国庆大阅兵观后感800字左右作文
- 10/10四年级400字习作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 10/10国庆小长假日记400字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 10/102019年国庆阅兵式观后感800字以上作文
- 10/10观后感作文 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
- 09/112019年全国卷Ⅱ高考700字 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