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观后感3篇
点赞:0 | 浏览:147 | 发布于:2024-12-20语文观后感3篇
观后感1
《语文观后感》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让我深受启发。片中指出,当前语文教育存在过度重视分数、忽视学生思维发展等弊端,这不禁让人反思我们对语文的理解和传授方式。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和文化载体,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们的沟通、理解和文化传承。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分数至上成为了许多学校和教师的追求,语文教育逐渐异化成了一门单纯的知识灌输和应试技巧训练。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言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片中提出的“回归语文本质”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理解、表达、鉴赏和创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分数和技巧。
观后感2
《语文观后感》纪录片中呈现的专家观点让我对语文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片中指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阅读、写作和口语等多方面综合发展。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基石。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升语言素养。然而,当前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课本轻课外、重知识轻理解的现象。这导致学生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难以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并开展深入的文本分析和理解,帮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观后感3
《语文观后感》纪录片中所反映的语文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片中揭示了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的扭曲和摧残,导致语文教育偏离了育人本质,成为了一味追求分数和技巧的功利性活动。
语文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考试成绩。它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然而,当前语文教育过度注重应试,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没有培养出合格的语文人才,反而扼杀了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和人文情怀。
因此,语文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摒弃唯分数论的狭隘观念,回归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在语文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语文人才。
相关文章
- 08/04《奇迹博物馆》阅读心得
- 07/25什么是通俗易懂的小学说明文
- 07/25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活动:我会自己上厕所
- 07/25逐梦的脚步
- 07/24做有胸怀的人
- 07/18温馨家庭电影的感悟
- 07/18难忘的崂山仰口之旅
- 07/18《五朵金花》观影心得
- 07/18安娜公主的奇幻冒险
- 07/18我家两只猫咪的趣事
小编推荐
- 10/12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观后感100字-300字
- 10/12《中国机长》观后感400字作文
- 10/12《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之我们的女排
- 10/12观看阅兵式的作文 庆祖国70华诞观后感
- 10/1270周年国庆大阅兵观后感800字左右作文
- 10/10四年级400字习作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 10/10国庆小长假日记400字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 10/102019年国庆阅兵式观后感800字以上作文
- 10/10观后感作文 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
- 09/112019年全国卷Ⅱ高考700字 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