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首页 题材作文 读后感作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700字中学生读书随笔

点赞:0 | 浏览:114 | 发布于:2025-02-15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700字中学生读书随笔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是一部以哥特式建筑为背景的浪漫主义巨著。读完这部小说,诸多人物形象和深刻内涵在我心中久久回荡。

首先,半聋驼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这个不幸的孩子自幼遭遇遗弃,被克洛德神父收养在圣母院的钟楼中。尽管身形丑陋,但他的内心却纯洁善良,对埃斯梅拉达的爱更是忠贞不渝。在暴民的围攻中,他英勇牺牲,以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心爱的姑娘。卡西莫多代表了雨果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其次,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她机灵聪慧,美丽动人,是巴黎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她的吉普赛身份和异域风情却成为她悲惨命运的根源。她被指控行巫术,被送上绞刑架。她的死是社会偏见和宗教迫害的悲剧缩影。

此外,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一面宣扬教义,一面又沉溺于对埃斯梅拉达的扭曲欲望。他内心深处既有对上帝的虔诚,也有对世俗享乐的贪婪。他的悲剧在于无法平衡内心的善恶,最终走向毁灭。

雨果在小说中还对中世纪的巴黎城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圣母院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巴黎城历史和文化的缩影。雨果通过对圣母院建筑细节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精妙与壮观。同时,他也对巴黎城的街道、广场、市民生活进行了生动刻画,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中世纪都市的风情画卷。

《巴黎圣母院》不仅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对社会不公和宗教迫害的控诉。雨果通过塑造卡西莫多、埃斯梅拉达和弗罗洛这三个主要人物,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社会的残酷性和宗教信仰的异化。小说中的悲剧性结局发人深省,促使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宽容和尊重。

读完《巴黎圣母院》,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卡西莫多的善良、埃斯梅拉达的坚韧、弗罗洛的矛盾,都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这部小说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雨果非凡的文学才华,更让我对中世纪的历史、文学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0) (9)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