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首页 题材作文 心情作文

读《洞箫赋》有感-记叙文1800字

点赞:0 | 浏览:114 | 发布于:2025-02-16

读《洞箫赋》有感

《洞箫赋》一篇美文,作者摹物喻人,以竹箫为载体,抒发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那婉转悠扬的箫声,宛若一幅幽远绵长的山水画,将我带入一个静谧清幽的意境中,令我心旌摇曳,思绪万千。

文章伊始,作者便为洞箫赋予了非凡的气韵和品格。他赞誉洞箫“凌云霄而拔翠峰,下幽谷而出深洞”,言其冲破俗世桎梏,追逐高远志向。“间关四海之茫茫,探奇九天之苍苍”,描绘了洞箫不畏险阻,勇于探索的豪迈胸襟。作者将竹箫比作隐士君子,寄寓了其对自由洒脱、超凡脱俗之理想人格的追求。

文章中,作者细致刻画了洞箫的音色和它所表现出的不同意境。“泻虚响而如泉鸣,吐清音而若鸟啼”,婉转悠扬的箫声仿佛天籁之音,能抚慰人心,洗涤尘埃。“低吟高唱,声随心转,哀怨和乐,寄意于丝”,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洞箫以人的情感,使之成为作者抒发情感的媒介。箫声或低沉哀婉,或激昂高亢,无不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人生的感悟。

文章最令人动容之处,莫过于作者对竹箫精神的赞颂。他赞誉洞箫“性孤高而节介亮,声雅正而风流长”,言其不屈从流俗,坚守本真,风骨清雅,气度不凡。作者将竹箫视为自己品格的写照,寄寓了其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他希望自己也能像洞箫一样,身处浊世而不染纤尘,始终保持高尚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然而,作者也意识到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差距。他发出“际遇乖张,蹇滞不遇”的感叹,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愤懑和无奈。但他并未因此沉沦,而是将洞箫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箫声中寻求慰藉和力量。他写道:“余每拂拭,抚之弄之,聊以寄情怀,慰孤寂”,可见洞箫已成为作者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陪他度过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文章最后,作者借洞箫抒发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欲遗响于风云,而知音罕遇;寄情思于琴瑟,而抚今追昔”,他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与自己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理想。但现实往往残酷,知音难求,理想的实现也充满坎坷。作者不禁发出“知己寂寥,音律谁和”的哀叹,流露出对理想道路上孤单寂寞的无奈和感伤。

读罢《洞箫赋》,我深受其优美文采和深刻思想的感染。文章中所蕴含的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激荡着我的心胸。我也渴望成为一个像洞箫一样的人,身处浊世而不染纤尘,坚守本真,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然而,我也明白,理想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知音难觅,挫折坎坷也会不期而至。但我不会因此而气馁,我会像洞箫一样,在逆境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在孤独中寻求精神的慰藉。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有信念,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洞箫之音,悠扬绵长,它不仅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即使在人生的逆旅中,我也要像洞箫一样,不屈不挠,始终追求自己的梦想。

(10) (9)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