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水葫芦之灾
点赞:0 | 浏览:124 | 发布于:2025-05-06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水葫芦之灾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因其叶片肥大翠绿,花朵紫色美丽,曾被誉为“美化水域的佳品”。然而,如今它却以一种令人痛恨的姿态,成为肆虐水域的“绿色恶魔”,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其危害之深远,令人警醒。
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惊人。它依靠发达的根系和强大的繁殖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一株水葫芦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月内就能繁殖出上百株,甚至更多。这种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使得它能够迅速覆盖整个水域,形成密集的水葫芦群落,遮天蔽日。
水葫芦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严重阻碍了水体的通航。密集的水葫芦群落,如同巨大的绿色屏障,堵塞河道,影响航运,甚至造成航运瘫痪。其次,它破坏了水域生态平衡。水葫芦覆盖水面后,阻挡了阳光的照射,导致水底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死亡,破坏了水生生物的食物链,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同时,水葫芦的腐烂还会消耗大量的水中氧气,造成水质恶化,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缺氧死亡。再次,它影响了水域景观和旅游业的发展。原本清澈秀丽的水域,被密密麻麻的水葫芦覆盖,不仅破坏了景观,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造成经济损失。最后,水葫芦的蔓延还会滋生蚊蝇等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水葫芦的泛滥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最初引进水葫芦,是为了美化环境,治理污水。然而,人们忽视了它的超强繁殖能力和潜在的危害。在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情况下,水葫芦迅速蔓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
治理水葫芦,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避免随意丢弃水葫芦。其次,要积极探索和推广生物防治方法,例如引进天敌昆虫,控制水葫芦的生长。此外,还可以采用机械打捞、化学除治等方法,但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水域管理,制定相应的法规,防止水葫芦再次泛滥。
水葫芦之灾,警示我们:任何物种的引进和利用,都必须经过科学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阅读题训练:
- 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 水葫芦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 文章认为水葫芦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 治理水葫芦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 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 总起全文,点明主题,引出下文对水葫芦危害的具体阐述。
- 阻碍通航、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景观和旅游业、滋生病媒生物。
- 水葫芦泛滥的原因是人们忽视了它的超强繁殖能力和潜在的危害,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
- 加强宣传教育、生物防治、机械打捞、化学除治、加强水域管理、制定法规。
- 警示人们引进物种需谨慎,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 07/25晨雾笼月落
- 07/25我的奇妙夏日
- 07/25我眼中的小白兔
- 07/23怀念那只可爱的小狗
- 07/21迷人的小乌龟
- 07/18为什么吃牛肉能助你成功
- 07/18鲸鱼与虎鲸的奇妙世界(300-400字)
- 07/18我的小花园
- 07/18你的笑脸永难忘
- 07/18读《论语》有感